日前,简、繁体“.中国”域名国际申请通过了ICANN(互联网域名及管理机构)的评审,作为中华文化在网络上的国家象征登上历史舞台。中国互联网重要开拓者钱华林研究员和IETF国际标准作者之一的李晓东博士向记者讲述了“.中国”域名10年申请背后的故事。 据统计,中国网民已突破4亿,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。虽然网页是中文的,浏览的内容是中文的,可是作为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域名却是英文的。钱华林对记者介绍,2001年第一次参加IETF(互联网工程任务组)会议时,3000人中没有一个外国专家愿意耐心倾听CNNIC(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)技术小组对中文域名价值的阐释,还会发出“难道不是一种对互联网的分裂吗”的刁难。 为了引起关注,CNNIC成立中文域名协调联合会,后来同样存在异体字等效问题的日本和韩国也加入进来。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国际协调,CNNIC主导制定的《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标准》、《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》先后获得IETF的批准,破除了纯中文域名在全球互联网及域名系统中使用的技术障碍。 2009年10月30日,ICANN表决通过了《“。中国”等非英文域名后缀快速通道实施计划》。今年4月23日,ICANN正式宣布“.中国”通过快速通道政策性审核,正式进入技术实施阶段。“中文域名的优势在于方便记忆。”李晓东介绍,一个人英文输入速度可能会快过中文,但对于大多数华人很难记住英文地址,比如知道 “联想”,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记住联想“lenovo.com.cn”的英文域名,而直接输入“联想.中国”就容易多了。 据了解,中文域名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中文域名也将成为他们在互联网上最好的品牌载体,有助于其提高品牌影响力。对于跨国企业而言,中文域名将有利于其本土化战略和网络营销。 值得一提的是,继《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》之后,CNNIC主导的另一项标准——邮件地址国际化标准将使得中国人可以用纯中文发邮件。李晓东预计,中文域名的邮件系统最快明年年底将投入使用。 尽管“.中国”已经申请成功,但钱华林表示通用顶级域名(.com)的中文化工作还在推进之中,估计至少还要数年的时间。“ICANN的人很谨慎”,钱华林称ICANN做出一项决策非常缓慢。他指出,“.中国”的申请就花费了10年的时间,而中文真正能应用在通用顶级域名中快则一年半载,慢的话有可能要七八年的时间。
文章摘自海源川汇.